(资料图片)
7月14日,河南省科技厅公示关于新组建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名单。
根据相关规定,经研究,拟新组建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公示期为7月14日~7月20日。
根据公示内容,两家实验室分别为:
■ 河南省光机电集成互连传输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慢病防治与智慧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点实验室是全省科技创新体系与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基地,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摇篮,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截至目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拥有不止一家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
2019年5月,河南省科技厅发布省级重点实验室验收结果。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的河南省慢性肾脏疾病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磁共振功能成像与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
这标志着河南省慢性肾脏疾病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磁共振功能成像与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郑大一附院。
河南省慢性肾脏疾病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磁共振功能成像与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分别由郑大一附院刘章锁教授和程敬亮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在建设期内,郑大一附院圆满完成了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和仪器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建立、完善了学术委员会和相应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形成了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梯队,并在人才队伍建设、临床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对外开放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省级重点实验室落户郑大一附院,将进一步加快该院高水平科研体系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促进该院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相关链接
郑大一附院获批多个省级医学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申报并获批了多个省级医学重点实验室。
2017年,河南省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整合生殖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心血管病学、神经病学、肿瘤学、产前诊断等多个交叉学科,围绕生殖与遗传,以罕见病精准医疗为重点,对遗传病致病基因鉴定与功能、遗传病精准医疗新策略、遗传病子代垂直传递精准阻断及多维基因组大数据信息挖掘等进行探索研究,促进遗传病精准诊疗与生殖健康。该实验室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院长孙莹璞团队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院还在2020年获批了多个省级医学重点实验室:杨静华主持的“河南省临床系统生物学医学重点实验室”、董建增主持的“河南省遗传性心血管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刘冰熔主持的“河南省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创新技术医学重点实验室”、张国俊主持的“河南省间质性肺疾病及肺移植医学重点实验室”、赵杰主持的“河南省精准医学重点实验”、郭瑞霞主持的“河南省妇科恶性肿瘤防治医学重点实验室”。
此外,还有一批医学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王峰主持的“河南省上消化道肿瘤转化研究医学重点实验室”、张勇主持的“河南省影像智能研究医学重点实验室”、朱长举主持的“河南省急诊与创伤研究医学重点实验室”、何巍主持的“河南省口腔健康管理及肿瘤防治医学重点实验室”、夏磊主持的“河南省脊柱脊髓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卫生系统高水平研究的科技创新基地,每5年为一建设周期。申报省医学重点实验室的条件较高,如所属研究领域需居省内领先水平,能够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还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实验室的运营等等。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各实验室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的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等,从实验室硬件建设、科研能力、人才培养、人才梯队及实验室发展计划与目标等方面明确并量化考核指标;同时,依托单位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倾斜,以保障医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来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科技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