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青海一路奔腾,跨越5000多公里,流经全国九省区,最终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带动一批产业发展。4月19日,新黄河记者随“走黄河廊道看高质量发展”中央媒体、沿黄九省区媒体联合采访来到东营,参观多家企业和项目建设,感受这座城市如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位于东营区的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专注于非常规油气专用管的一站式服务商。采访现场,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栋说:“特殊螺纹的油套管,具有联结强度高、气密性强、抗高温蠕变的功能,可以广泛应用在深井、超深井等非常规开采领域。”


(资料图)

李国栋表示,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外知名企业特殊螺纹授权15个系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螺纹检测通过CNAS认证、产品通过API认证。此外还拥有国内先进的智能化油气专用管及接箍生产线、全自动新型复合镀生产线全自动镀镍铜锡生产线、全自动高温锰系磷化生产线。

“西部是我们的主战场。”在谈到未来发展规划时,李国栋告诉记者,今年会把一些产品和技术带到西部,在西部建厂,“不光卖产品,更要卖服务”。

服务保障到位,采收率该如何保证?“我国原油采收率只有30%左右。”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孙国告诉记者,公司其实就是一个“油田医院”,致力于提高国内老油田开发增产服务。“还有超过一半的原油采不出来怎么办?”孙国说,依托常规技术已无法满足需求,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助CCUS等新型技术,通过洗油来提高采收率。

而为了吸引油田科技资源集聚,助力西城更新改造,加速油地深度融合,东营区与胜利油田管理局决定建设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公共创新基地,实施物探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三院”搬迁。项目建成后,可吸引容纳3500人以上的石油行业科技人才入驻,成为国内最大、最权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科研机构集群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部、中科院、山东省共建的全国第一个体量大、学科跨界融合、技术综合集成、功能配套齐全的国家级现代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部重点培育的唯一的国家级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发展,构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破解盐碱地治理开发、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高效洁净生产、健康农业生态系统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难题,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为了解决育种周期长、育种难的问题,农高区搭建了三级育种平台,提供模拟日照、温度等种子需要的全方位的一些环境。”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规划发展科副科长李林波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人工模拟育种加速平台。

新黄河见习记者:李巧妹 摄影:见习记者李巧妹 编辑:孙菲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