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自今年1月1日“禁塑令”正式落地以来,各种传统塑料制品的应用替代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其中,成本更低、体验感更好的可降解塑料制品一跃成为市场新宠儿,迎来井喷。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出台针对可降解塑料的强制性统一标准,可降解塑料市场混入不少“伪降解”。

从“限塑令”到“禁塑令”,体现了我国进一步遏制“白色污染”的决心。在禁塑方面,一方面要采取“堵”的策略,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等;另一方面,要采取“疏”的策略,以布袋、纸袋、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不可降解塑料袋,既能减少污染,也能方便公众。

从市场情况看,“最严禁塑令”的效果正在显现,可降解塑料需求爆发就是证明。有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企业表示,“工厂已经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份。”有研报指出,到2025年,预计中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为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

如此背景下,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监管标准,市场上出现了打着“可降解”旗号的“伪降解”产品。而“伪降解”实际上是“传统塑料材料+各种添加剂合成”,最终实际降解率低,达不到可降解产品的需求和生化标准。

“伪降解”产品出现,一方面是商家受利益驱使。由于非可降解和可降解材料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悬殊,这让一些不良商家看到了“商机”,以低于正常可降解塑料产品价格的“伪降解”产品来获取更多利润,同时打着“可降解”的旗号逃避监管。

另一方面是目前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标准。虽然在可降解塑料领域有一些标准,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采用的往往是不同的标准,这也给“伪降解”产品的上市提供了可乘之机。去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了业内公认的可降解塑料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但该指南只是指导性文件,缺乏强制执行力。

如果不能杜绝“伪降解”产品,“最严禁塑令”的实施效果就会被打折扣。如果“伪降解”产品大量生产并流入市场,带来的治污成本有可能比非可降解产品还要大。“禁塑时代”,不能放任“伪降解”产品以“可降解”名义混迹于“塑料江湖”。

为可降解塑料制定统一的强制性标准是基础。这个标准出台越早越完善,越有利于“最严禁塑令”的实效。在此基础上,对可降解塑料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加强质量监管,是防止“伪降解”的有效办法。同时要对违规者从严处罚。

“最严禁塑令”关乎环境安全和公共利益,其实施不容打折。这应该成为一种共识甚至底线,各方都应该对“伪降解”塑料产品大声说“不”。

标签: 伪降解 禁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