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北京各大产业增加值成绩单近日出炉:软件信息服务业增长17.2%,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5.7%,生物医药产业增长2.9倍……

新冠疫情冲击百行千业,但北京这些高精尖产业逆势上扬的曲线引人探寻。

北京已是全国第一座减量发展的城市。近年来,北京舍弃“白菜帮”、做好“白菜心”,城市发展实现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高精尖产业成色更足,“白菜心”长势喜人。“五子”联动的重大机遇下,北京正依靠政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不断加速新旧动能转化,持续加码高质量发展。

培土育“心”

高精尖产业迸发新动能

样本进、结果出——新冠疫情近期多点散发,一款搭载在轻型客车上的移动实验室奔跑在全国各地,最快35分钟就能报告检测结果,检测灵敏度也达到150拷贝/毫升,被钟南山院士称为抗疫“轻骑兵”。

速度与准确性一直是新冠核酸检测的两大“命门”,二者兼得难上加难,更何况提取、检测等一系列流程都在车上完成。

这是全国首款由轻型客车装载的移动实验室。“大家都想把一天当两天用,早点研制成功。”博奥晶典公司的团队一年多前就启动研发,公司医学感染产品总监刘莹莹记得,100多人的大团队又分成试剂、平台、仪器、车辆等多个小团队,逐个击破难题。每天早8点上班、晚10点下班,甚至夜里12点下班也是常事。

如此快速精准的检测,依靠的是一块巴掌大小的微流控芯片。形象地说,微流控的“微”就是实验仪器设备的微型化,一张芯片交织着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等多学科成果,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一连串操作单元都集成到一块微米级别的芯片上。

博奥晶典只是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初创企业。刘莹莹回忆,七八年前刚开始研发微流控芯片时,业内关注的人还很少。科研人员守得住寂寞,苦熬多年终于看到希望,“正是之前打下了良好基础,才能这么快应用到新冠病毒检测中。”

生物医药产业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布局与培育都考验前瞻眼光。

从2014年开始,北京拉开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大幕。彼时,有一种声音:疏解意味着北京不要发展了。

“北京要发展,而且要发展得更好,要高质量地发展!”很快,北京精选“白菜心”的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布,为全市产业新发展提供“路线图”。

十大高精尖产业中,医药健康正是其中之一。这一产业总体附加值较高,是名副其实的“高端、高效”产业。很快,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为医药健康业提速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如今,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在全国战疫中亮出了“金字招牌”。除了博奥晶典等企业的检测“神器”,北京研发生产的4支新冠疫苗产量已占到全国90%左右,带动全市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上半年猛增2.9倍、两年平均增长94.2%。

“白菜心”生机勃发的背后,是财政、土地、人才等一揽子支持政策的精准“滴灌”。随着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造100”工程、绿色制造等细分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陆续出炉,北京全面清晰地回答了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

以减量发展倒逼高质量发展,北京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5G商用步伐加快,打造了全国领先的超高清视频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领域市场占有率均位列全球第一;全球586家独角兽企业中,北京以93家高居榜首,全球十大独角兽6个来自中国、其中3个在北京……

先行先试

政策创新为产业发展松绑

只需点几下手机,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就驶到眼前。前往目的地的途中,车辆自己辨得清红绿灯、看得见车辆、懂得避让行人。

“从大兴国际机场到亦庄,能不能让无人驾驶出租车跑起来?”自从去年来到亦庄,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一直有这个想法。这40多公里路程的示范意义非常重要:沿途既有高速路,又有城市道路,覆盖各种出行场景,乘客也有旺盛需求。

亦庄是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域城市道路开放测试。但行内人都知道,自动驾驶要想“跑”得更快,势必要开放更多场景,在一个封闭区域里来回跑还不够。

要把自动驾驶汽车开上高速路并不容易,现有政策正是一道“路障”。“早几年、晚几年都不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政策能不能放开已经成为关键。”张宁说,小马智行目前在全球的测试里程已经超过650万公里。

对于飞速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而言,650万公里只是一个小数,更何况这全部是在城市道路上测试。2016年,小马智行在中美两国同步设立研发中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马智行拿到了城市道路、高速路测试牌照,甚至还拥有了无人化路测的牌照。但反观国内,自动驾驶测试一度卡在了政策空白上。

北京如何通过政策创新为产业发展松绑?

在“两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本市在今年4月设立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所谓政策先行区,就是在这一区域将有一批新政策、好政策走在前面,主要涉及五大类任务措施和18项先行先试的重点工作。

张宁的设想迎来了实现的可能。政策先行区覆盖225平方公里的亦庄新城,除了城市道路外还包括大兴机场高速等6条共143公里的高速公路、快速路。

但每一个从无到有的先行政策,都要经历周密筹划酝酿,与国家相关部门多轮沟通,在不触碰法律红线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北京推进自动驾驶的一个原则是小步快跑、迭代完善,既要考虑产业发展,又要兼顾发展环境、市民接受程度等多重因素,而安全则是第一要义。”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磊说,依托各类智能化基础设施,经开区深入开展全方位创新监管,首次在京突破自动驾驶车辆早晚高峰测试限制,率先适用异地测试结果互认,出台国内首个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每隔一两个月,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就会有一项新政策出炉。

正是这一项项政策创新,让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前行:百度、小马智行已部署自动驾驶乘用车150余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为市民免费提供出行服务;京东集团已部署无人配送车30余台,实现了区域性的自动驾驶快递和生鲜配送;新石器公司已投放70余台无人零售车,为产业园区职工提供便利的早午餐供应。

“北京‘两区’建设跑出新速度,政策叠加优势更加凸显。”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务院批复的251项任务已落地178项,形成50余项全国首创或首批突破性政策和项目,制度创新与项目落地全面提速。

北京在今年4月设立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百度、小马智行已部署自动驾驶乘用车150余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为市民免费提供出行服务。图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排小马智行无人驾驶汽车等候用户体验。

自我革命

营商优化加速重大项目落地

站在近6公顷的空旷土地上,望着一排排即将开动的挖掘机,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感叹:“不可思议!”原本240天才能跑完的智能工厂二期的前期手续,84天就全部搞定,实现“拿地即开工”。

2019年底,小米在亦庄建起一座“黑灯工厂”,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的全程自动化黑灯生产,大部分环节不需要人力。雷军曾放下豪言:每秒钟就可以下线一部智能手机。

但亦庄工厂规模有限,年产能大约百万台。这对全球销量超越苹果、跃居世界第二的小米而言,远远不够。智能工厂二期计划年产千万台,选在了空间更广阔的未来科学城西区国际信息产业园二期。

年初选址敲定时,这片土地上还有近6万平方米的建筑、10万余棵树木、3座高压线塔……有人算过,从启动征地到实现供地需12个环节,至少240天。

但对于把效率视作生命的企业而言,240天太过漫长。创新不等人,势必要在政府审批上掀起一场“自我革命”。

十几个政府部门也着急,想着以一个重大项目探索时间更短、流程更简的审批机制。

近几年,一轮接一轮的营商改革已经形成压茬推进的“惯性”。

2018年3月,北京首次推出“9+N”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到今年2月,北京已施行四轮改革,从1.0版的35项、2.0版156项、3.0版204项增加到4.0版的277项,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宽、内容越来越丰富。

感受到营商之变,越来越多重大项目正加速落地北京。仅今年上半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列入计划的300项市重点工程中,有228项已经实现开建续建,特别是二季度有100个“五子”联动重大项目开工。

产业蝶变、政策创新、营商改革,看得见的硕果已累累,看不见的种子在萌芽。面对“两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北京高精尖产业将迎来优中选优、提速又提质的新阶段。(来源:北京日报|记者 曹政 和冠欣)

标签: 2021上半年 北京各大产业 增加值 成绩单